“有了DeepSeek,还要学提示词吗?”
前两天直播的时候,有人问我这个问题。
DeepSeek 这样的大模型已经足够强,能完全“听懂”自然语言输入。
甚至很多时候,你随口一问,它都能给出不错的答案。
再加上它的深度思考能力,很多过去必须依赖精准提示词的场景,现在直接用口语化的表达就能搞定。
所以,你确实不用再去死记硬背那些又长又复杂的提示词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毫无门槛地获得高质量的 AI 反馈。
换句话说,AI 变聪明了,但人的表达能力依然重要。
你需要学的不是提示词,而是如何精准表达自己的需求,这才是 AI 时代的元能力。
为什么 DeepSeek 不需要复杂提示词?
以前用 GPT-3.5 这样的模型,很多人都踩过一个坑:
如果提示词不够详细,AI 要么输出跑偏,要么答非所问,甚至直接胡编乱造。
因此,那时候大家都会强调“提示词工程”,教你怎么用高度结构化的提示词,让 AI 乖乖按照你的思路来走。
但 DeepSeek 这一代模型已经进化了,理解能力更强,补全能力更好。
就算你的表达不是很严谨,它也能大致猜到你的意思,并且尽可能帮你补充细节。
但是!表达能力依旧决定 AI 的输出质量
虽然 AI 能理解更自然的语言,但它毕竟不是人,它的“猜测”仍然是基于概率,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理解。
如果你的输入过于模糊,它就只能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去“蒙”。
如果你去理发店托尼老师说:“帮我剪个好看的发型。”
托尼十有八九会懵逼:
“什么叫好看?短发还是长发?想要层次感还是顺滑贴头皮?韩式还是日式?“
同样的道理,你要是跟 AI 说:“帮我写一篇文章。”
AI 也会懵:“你是要新闻稿?短文案?深度分析?自媒体长文?风格幽默一点还是正式一点?”
如果你不给 AI 足够的信息,它也只能随缘发挥,至于输出效果怎么样,就完全看运气了。
所以,尽管 AI 变聪明了,你仍然需要掌握高效表达的技巧,才能让 AI 输出符合你需求的内容。
AI 时代的元能力:学会向 AI 精准表达
你不需要背提示词,但可以学会以下几个表达技巧,来提高 AI 的输出质量:
第一,明确角色扮演。
让 AI 进入一个特定的“身份”模式,能够显著提升它的输出质量。
错误示范:
“帮我写一篇文章。”
优化表达:
“请扮演一位资深的自媒体写作专家,帮我写一篇关于‘AI 写作’的公众号文章,风格要有趣、生动,有互联网爆款文章的感觉。”
第二,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。
错误示范:
“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。”
优化表达:
“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,目标受众是职场新人,想学高效时间管理,文章要提供 3 个具体方法,每个方法用生活案例解释。”
第三,设定明确的输出格式。
错误示范:
“总结这篇文章。”
优化表达:
“请用 5 句话总结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,每句话不超过 20 个字。”
第四,善用示例。
AI 对示例的理解能力很强,给它看几个例子,它就能模仿出类似的风格。
错误示范:
“写一个广告文案。”
优化表达:
“写一个护肤品广告文案,风格参考‘小红书爆款软文’,比如‘用完这个精华,肌肤像喝饱了水’,再多加一些感性表达。”
这些表达技巧,并不局限于 AI 交互,它们其实也是所有高效沟通的核心。
未来 AI 会更聪明,但表达能力永不过时
AI 会不断进化,从过去需要严谨提示词,到现在可以理解自然语言,未来它可能还会具备更强的推理能力。
但无论 AI 变得多强,表达能力依旧是决定 AI 输出质量的关键因素。
与其纠结要不要学提示词,不如学会如何精准表达。
未来的 AI 可能会成为你的写作助手、内容策划师、甚至私人助理,而你要做的,就是让它听得懂你在说什么。
作者简介:
10年自媒体写作,用AI产出多篇10万+,「皮特AI写作」主理人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转载于网络,仅个人交流学习,请勿商用。